3月22日,中華遺囑庫在北京掛牌辦公,據(jù)有關媒體報道,辦理遺囑登記的老人已經預約排到了6月份,其內容95%涉及房產。相比免費的中華遺囑庫,石家莊運轉多年的公證遺囑,今年前三個月的公證遺囑數(shù)量相比去年同期漲幅不大,值得一提的是,遺囑內容99%涉及財產,財產中的95%涉及房產。
公證遺囑 60歲以上老人唱主角
石家莊國信公證處副主任張林,從事公證工作近30年,“這幾年做公證遺囑的基本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
這一點,平安公證處主任胡曉華也表示,該公證處的業(yè)務特點也類似,除極個別的少壯人士,老年人是公證遺囑的主要業(yè)務對象。
社會個體的法律意識提高,以及家庭糾紛的增多,和公證遺囑漸多不無關系。張林和胡曉華分析認為,生活水平提高,物質條件改善,使得老人有財產可以支配,以生前解決身后事的方式來處置財產,也是認知的提高。
3月22日,由北京陽光健康老年基金會和中國老齡事業(yè)發(fā)展基金會發(fā)起的中華遺囑庫,免費對60歲以上的老人開辦遺囑登記服務,一下子引發(fā)了中華遺囑庫排號預約的熱潮,預約已經排到了6月,仍然不能滿足北京老年人的需求。
房子,房子,還是房子
和北京遺囑辦理的熱潮比,石家莊公證遺囑的辦理,增長勢頭并不大,國信公證處去年前三月辦理了30件,今年辦理了27件,平安公證處前三個月辦理了33件,今年辦理了36件。
數(shù)字起伏有變,不變的是公證遺囑的內容,99%涉及財產,財產的95%又涉及房產。
“不同于老人手里有幾萬塊錢,可以隨意地支配,房子涉及的麻煩相對多一些,這也是公證遺囑的需求增加的原因之一。”張林介紹說。
港片中,老人過世后,律師拿出一紙遺囑,宣布財產的歸屬。生活不同于影視劇,張林介紹說,理論上存在老人獨自立遺囑,受益人無法獲知的可能。
現(xiàn)實中,到公證處立公證遺囑的老人多由子女陪同前往,而一般陪同前往的子女也多是老人的指定受益人。
但這不影響辦理公證遺囑的過程,依然要按照法定程序,在兩名公證人員的見證下,由老人獨自完成。
房價的持續(xù)上漲,當下60歲到70歲左右的老人,又多有數(shù)個子女,這也存在家庭財產糾紛的可能,胡曉華預測,公證遺囑還會增加,內容也將依然是房子。
受益人多樣,并非全給子女
在記者的調查中,公證遺囑的受益人并非全部都是留給子女或者其他親屬。張林曾遇到一起咨詢案例,有位老太太伺候癱瘓多年的老伴,直到老伴去世后,她才得知老伴生前立了一份遺囑,把房產留給了侄子。老太想不通,但經過鑒定,遺囑真實有效。
還有部分家庭,家庭結構較為復雜,比如二次婚姻,多個子女,遺囑人會更多地考慮婚生子女。還有老人目睹兒子兒媳關系緊張,會特意在立遺囑時指定由兒子作為繼承遺產的唯一受益人,以求萬一兒子離婚,財產最大的保全。
胡曉華見過有的子女因對老人生前所立的公證遺囑不滿,到公證處詢問,甚至稱老人立遺囑時神志不清等等,“面對一大筆財產的失去,這種心情也可以理解,但是要說老人精神不好,遺囑無效就需要對方提供相應的證明,而我們立遺囑的過程,是全程錄像的,如果要面對訴訟,這些都可以呈送法官,以確保遺囑的有效性。”
個案
我為什么要立遺囑
77歲的王月梅(化名)現(xiàn)在石家莊一家私立的養(yǎng)老院,從一起入院的老人口中,她聽說了公證處可以立遺囑,就動了心。
“三個孩子,可我老了,卻住在這兒。”王月梅說起這事兒,就眼圈紅,“大兒子在市里,可住他那不寬心,小兒子在外地,姑娘在縣里,只有姑娘每個月都來看我,帶吃的帶喝的。你說我怎么不去姑娘家?我有兒子不說,閨女家也有公公婆婆,我去老住著算怎么回事?”
3年前老伴去世后,一個人住著一套兩居室的老房子,王月梅孤獨又擔心自己生病了沒人發(fā)現(xiàn)。一年多前,她把老房子出租,用出租的錢住進了養(yǎng)老院。
“我這么大歲數(shù)了,誰知道還能活幾年。我就想著啊,活著的時候把這套房子處理好,給最孝順的孩子,沒盡贍養(yǎng)義務,就沒資格繼承我和他爸的財產。”王月梅說。
老人已經給公證處打過幾次電話,咨詢了相關的手續(xù),辦理公證遺囑的文件,她還需要準備一下,“處理完房子的事兒,我也就安心在這呆著了。”
公證遺囑小貼士
遺囑只可處置個人財產
很多老年人夫婦一方過世,在世的老人是否有權全權處理夫妻的共同財產呢?
胡曉華舉例說,以王先生和張老太夫妻為例。王先生去世后若干年,張老太打算立公證遺囑,將房產留給經濟條件稍差的小兒子。但是張老太可以處置的財產,只能是她所擁有的部分。王先生和張老太共同擁有的這套房產,在王先生去世后,王先生的父母、配偶、子女是繼承的第一順次。也就是說,張老太作為配偶,享有這套房產0.533的所有權,她所能立遺囑支配的也只有這0.5333的房產權。
遺囑屬保密文件
有老人擔心“我立遺囑不想讓其他子女知道,擔心引發(fā)家庭矛盾。公證遺囑的保密性是否可靠?”張林說,遺囑一旦完成,將封為保密文檔,在公證處專門的檔案室保管,除非公檢法機關的辦案人員前來調閱才能見到。
胡曉華介紹說,一旦老人去世,遺囑的受益人可拿著公證遺囑和老人的死亡證明到公證處辦理遺產繼承公證。此時,密卷的公證遺囑變?yōu)槠胀ň?,公證處走訪調查當事人去世前沒有再設新的公證遺囑后,對受益人進行繼承權公證,這份遺囑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公證遺囑也可變更
公證遺囑一旦確立,并不是不可更改,遺囑當事人,可以多次修改。“比如說,有的老人公證遺囑后,受益的子女對老人的贍養(yǎng)態(tài)度有改變,老人完全可以更改受益人。”胡曉華說。
張林還遇到過一位年輕的公證遺囑當事人,二婚后,為向新婚愛人表示篤定,設置了公證遺囑,財產全部歸對方所有,但沒過多久,雙方發(fā)生矛盾,又撤銷了遺囑。
公證遺囑效力最大
電視劇中,大家族的掌舵者去世后,多名子女手持不同的遺囑要對財產進行分配。當多份遺囑出現(xiàn)時,哪一份效力最大呢?
根據(jù)我國法律,自書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等遺囑中,公證遺囑的證明力最高。比如說,一個家庭中,多位子女持有老人的不同內容遺囑,在法院的判決中,將采納公證遺囑內容。
如果老人生前設置了多份公證遺囑又該怎么辦?胡曉華介紹,以老人去世的日期為節(jié)點,距離老人去世時間最近的那份公證遺囑效力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