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APP,點擊‘拍照存證’板塊,給你想要保存的證據拍照,照片就會自動上傳并保存在存證平臺內。”在上海市徐匯公證處公證員的引導下,記者打開手機上的“匯存”區(qū)塊鏈存證平臺APP軟件,給手邊的筆記本拍了一張照片,幾乎就在同一時刻,屏幕上出現成功存證的提示。
1月17日,
上海市徐匯公證處“匯存”區(qū)塊鏈存證平臺(以下簡稱匯存平臺)正式上線,這也是全國首個由公證處聯手區(qū)塊鏈技術服務公司研發(fā)的給予區(qū)塊鏈技術的專業(yè)存證軟件。
據了解,在司法實踐中,電子證據由于易滅失、易篡改,很難保證真實客觀,因此,多年來如何在確保真實客觀的情況下妥善保全始終是一大難題。
而區(qū)塊鏈技術正因其即拍即存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特點獲得了廣泛關注和蓬勃發(fā)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匯存平臺應運而生。
上海市徐匯公證處主任潘浩介紹,匯存平臺借助區(qū)塊鏈技術實現了“隨手拍、隨時存”的便捷存證功能,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對想要保存的證據進行拍照、攝像、錄音,所得的電子證據會實時上傳至后臺,并自動生成存證證明,由后臺工作人員對證據進行審核后出具證據保全公證書。
真實性是證據的生命,匯存平臺又是如何確保所存證據準確無誤的呢?記者在后臺看到,每一個上傳至后臺的文件都標有該證據被拍攝的準確時間以及具體位置的經緯度,更重要的是,每一個文件都配有一串由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合而成的編碼。
“這串編碼是系統(tǒng)對文件進行計算后所得,因此每個文件只與唯一編碼對應,而且不管文件遭到多么細微的修改,編碼內容都會發(fā)生改變,由此也避免了證據被篡改的情況發(fā)生。”后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潘浩表示,“匯存”區(qū)塊鏈取證存證平臺是徐匯公證處在區(qū)塊鏈應用風口上對于證據收集和存儲形態(tài)的探索,在發(fā)展過程中將堅持圍繞公證在證據上的優(yōu)勢,維護公證文書內容的客觀和真實。據了解,這種公證與區(qū)塊鏈之間的合作在今后也有望延伸至更多的公證領域當中。
“經匯存平臺保存的電子證據,因其真實性得到保障,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中也能起到更好的預防糾紛、降低訴訟成本的作用。”上海高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劉軍華表示,“平臺發(fā)布也為法院進一步推進新技術在取證當中的應用,探索和研究解決存證證據的真實性問題提供了契機,有助于推進法院破解知識產權事實查明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