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證法律服務具有預防糾紛、減少訴訟的職能作用。在經濟交往頻繁的現(xiàn)代社會,公證服務越來越受到關注。與此同時,蘇州公證服務“案多人少”矛盾也越來越凸顯:全市執(zhí)業(yè)公證員只有71名,去年共辦理了公證13.1萬件。
矛盾如何破解?服務如何到位?這是我市司法行政部門一直探索的問題。
從去年起,我市在全國首次建立了公證服務標準化體系,制定《公證質量管理規(guī)程》省級地方標準,建立全市公證質量檢驗員制度; 在全省率先推行公證服務八項承諾,實行周六值班制度。自此,我市公證服務以標準體系為支點,撬動了整個行業(yè)的率先發(fā)展,在制度創(chuàng)新方面領跑全國。
急百姓之所急,十年難題迎刃而解
2013年12月11日,劉必華、劉燁父子來到位于竹輝路的中新公證處,送來一面寫著“童斌公證員,心系老百姓”的錦旗。
原來,劉必華的妻子劉美芳于2000年死亡,但十多年來,父子倆一直沒能繼承劉美芳的一處房屋。因為依照法律規(guī)定,劉必華父子必須提供劉美芳的父親上世紀50年代末死于農場的死亡證明。但時過境遷,哪能提供得出呢!
去年12月,父子兩人受人指點,首次來到中新公證處,咨詢困擾了他們十多年的難題。公證員童斌受理了他們的申請,細細調查,劉美芳的父親是死于鹽城一個農場,但具體是如何死亡的,公安部門也不清楚。
公證員童斌查看了劉美芳的檔案,通過劉美芳檔案中的政審材料,又核實了戶籍材料,得知劉美芳母親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婚姻情況均顯示為“喪偶”。作為佐證,劉美芳哥哥來到該處,口述了他父母的死亡情況。
完整確切的信息形成了證據鎖鏈,公證處僅用了3天時間(國家規(guī)定為15日內),就為劉氏父子辦理了繼承公證。劉必華送來錦旗感謝,他說:“我心里積壓了十多年的難題,沒想到這么快就把事情解決了!”案件多人手少 提高服務是方向
劉家父子受到人性化服務,也折射了我市公證服務標準化建設成果。去年8月27日,蘇州市公證服務標準化建設順利通過前期驗收進入實施階段,這在全國尚屬首家。
蘇州全市共有公證機構12家,執(zhí)業(yè)公證員71名,去年共辦理公證13.1萬件,人均辦理1955件,人均辦案量位居全省第一。案件多人手少是一個現(xiàn)實困局。
如何破局,保證公證質量?市司法局的對策是:面臨案件多人手少的矛盾,不能知難而退。只有建立
公證法律服務標準,才能保證公證質量,提高公證的公信力,保障百姓的利益最大化。
公共服務如何貼心到位也是整個蘇州面臨的問題。令人振奮的是,蘇州是全國首個進行綜合服務標準化試點的地級市,共選取13大類56個服務項目展開標準化試點,整個項目預計到2014年底結束,其中一項是蘇州市公證法律服務標準體系。
市司法局抓住契機,構建了共38項標準組成的通用基礎、服務保障、服務提供三大子體系。該標準體系涵蓋了從接待受理、辦理流程、費用減免等各個方面。市民在辦理公證事項時,不論去蘇州大市范圍內哪一家公證處,都能得到同樣便捷的服務。同時,市司法局在蘇州公證處和蘇城公證處試點,參與江蘇省司法廳所申報的“公證服務標準體系草案”國家標準立項。
公證服務八項承諾,百姓得實惠
與公證標準化法律服務體系相呼應的是,我市推出了八項公證服務承諾,進一步提升了行業(yè)的服務水平。各公證部門還依托各鄉(xiāng)鎮(zhèn)司法所建立公證聯(lián)絡站,實現(xiàn)基層公證服務“定時”加“及時”,打造城鄉(xiāng)一體化公證法律服務體系。
除出證時間大大縮短外,服務承諾還包括首證接待,對60歲以上老人遺囑、遺贈公證減半收費,70歲以上老人免費,對行動不便人員上門服務等。此外,為提高辦證效率,蘇州公證部門還嘗試將辦證和咨詢分開受理,為咨詢類當事人開設綠色通道;為了應對房產公證高峰,他們延長工作時間,并推出周末預約工作制度。
按照我國的相關規(guī)定,城市居民辦理房產過戶繼承手續(xù),必須先到公證處進行繼承公證,但這筆公證費用還真不低——子女想要繼承老人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去公證處做財產贈與公證要收費2萬元。
去年10月1日起,蘇州市各公證處辦理財產繼承、贈與、接受遺贈收費標準下調,由過去按受益額固定比例2%收取改為現(xiàn)按1.2%并分段遞減累計收取。蘇州公證處主任王曉軍介紹:“根據新的收費標準,以繼承價值100萬元的房子為例,按以往標準遺產繼承公證要收取2萬元公證費,下調之后只要收取9400元公證費,降了一半還多。”
制度建設為服務水平提速
近年來,結婚、離婚、留學、打官司取證等等,人們與公證打交道的機會越來越多。記者在市司法局看到,我市首創(chuàng)的公證服務標準體系共厚厚兩大本,涵蓋了從接待受理、辦理流程、費用減免等各個方面,看似繁雜,實際上擠壓了大量辦案過程的模糊空間,既量化了服務細節(jié),又規(guī)范了管理尺度,不僅讓百姓得到實惠,也讓公證員的服務水平大為提高。對一般公證事項,公證處在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出具公證書,比國家規(guī)定整整縮短了10天。中新公證處主任宋佳說:“有了標準體系,公證員在辦證過程中,如同有了自動流水線的協(xié)助。我們不僅熱情接待,更注重辦證程序。2013年全處沒有發(fā)生一起公證書質量差錯事件。”
在建立標準體系的基礎上,我市公證機構的信息化建設也取得突破。以往各自不一的辦證程序得到了統(tǒng)一,進一步推進公證網上辦證系統(tǒng)運行,實現(xiàn)百分之百網上辦證,建設“蘇州市公證業(yè)務網上受理平臺”,逐步實現(xiàn)公證與住建、教育、銀行、民政、公安等部門信息查詢系統(tǒng)對接。
到今年5月,我市全面完成公證標準推廣工作,《公證質量管理規(guī)程》目前已申報江蘇省地方標準項目,并申請了江蘇省服務標準化試點。屆時,全市12家公證處將在辦理流程、服務方式等方面更加規(guī)范和統(tǒng)一。對此,市司法局局長朱正說:“公證標準化法律服務體系建成了,加上進一步完善網上受理平臺,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后標準化建設的目標是,市民不論去哪個公證機構,都得到同樣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