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得知江蘇省南京公證處有遺囑公證業(yè)務,為了安排好名下4套房子,減少兩兒一女為了遺產發(fā)生家庭糾紛,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3月期間,一對年逾八旬的老夫妻已經先后到公證處修改遺囑不下七八次。
“之所以跑這么多次,主要是他們名下的房子在產權登記時,老人和孩子之間名字各有交叉。立下遺囑后,老人總不放心,有的房子一會兒想給女兒,一會兒又想給兒子。”公證員張媛介紹說,后來,老兩口動員家里人把所有房子產權都歸并到老人名下,再比較清楚地將房子妥善安排給了兒女。
記者了解到,僅南京公證處,2016年辦理的遺囑公證就達2955件,相比2015年的1524件增長94%。為了應對逐月暴增的業(yè)務量,南京公證處安排3名公證員“專人專辦”遺囑公證業(yè)務,每天預約量都滿滿當當。
公證遺囑效力高可變更
據南京公證處主任陳寧娟介紹,遺囑公證業(yè)務量迅猛增長的背后,是家庭財富迅速積累,尤其是房產價值不斷攀升,很多人開始關心財產如何安全、穩(wěn)定、高效地傳承給下一代。遺囑作為家庭財富代際傳承的重要工具,愈發(fā)受到老百姓關注,而公證遺囑是一種最便捷、最經濟的法律保障方式,受到社會各界青睞恰逢其時。
公證員田翔說:“很多前來咨詢的市民最關心的是遺囑的效力,也很關心能否更改等問題。”
去年辦理的一起遺囑公證,田翔依然記憶猶新。
70多歲的劉女士丈夫早年去世,一兒一女也已成家。為防有什么不測,劉女士來到公證處立下遺囑公證。雖然女兒很孝順,但她還是將拆遷分得的一套房子留給了兒子,她把想法給女兒說了后,女兒也沒提出任何意見。不成想,兒子知道母親將房子給了自己,就像變了個人一樣,很少上門看望母親,母親生病也不聞不問。劉女士對兒子寒了心,再次來到公證處咨詢修改遺囑事宜。
田翔介紹說,當老人得知按照繼承法規(guī)定,遺囑人生前可以隨時撤銷、變更所立遺囑后,很快辦理了變更事宜,決定去世后把房子留給孝順的女兒繼承。通過辦理遺囑公證,讓很多原本一觸即發(fā)的遺產爭奪戰(zhàn)得到妥善解決,反映出老百姓對
公證法律屬性的認知度普遍提高。
南京公證處綜合業(yè)務部副部長黃靜介紹說,遺囑分為自書、代書、錄音、口頭和公證的方式,其中訂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后一份公證遺囑為準,其他任何形式的遺囑都不能改變公證遺囑的內容。也就是說,通過公證處訂立遺囑,是確保遺囑效力,保證遺囑效果實現的最佳方式。類似的案例,凸顯公證遺囑最權威財產傳承“保險單”的作用。
政策透明注重人性關懷
不少類似“富商與12歲兒子墜機身亡,妻子和公公爭奪200億遺產”的新聞,常常引發(fā)公眾熱議,而親人意外去世,卻因為遺產糾紛給家庭增添新的傷痛,也沖擊著公序良俗和社會和睦。
去年,南京公證處接待了一位80多歲的老奶奶,讓公證員沒有想到的是,老人立遺囑既不為房也不為錢,而是安排去世后骨灰怎么安放問題。
原來,老人曾經嫁過兩任丈夫,第一個丈夫去世早,留下一雙兒女。她再婚后隨第二任丈夫輾轉在南京落戶,未再生育。丈夫10年前去世后,子女時常來照顧,日子過得很順心。后來子女為她張羅買墓地的事,提出按照老家風俗習慣,要她和第一任丈夫合葬。
“我和第二任丈夫共同生活四五十年,感情很好,更想和他合葬一起?。?rdquo;面對老奶奶的堅持,公證員耐心做了解釋,表示骨灰怎么安排,都是她人身權利的延續(xù),處理行為也應當尊重她本人意愿。通過辦理公證遺囑,老奶奶的意愿能夠得到法律的充分保護。
黃靜說:“大多數老人到公證處立遺囑處理的是房產、存款等財產,類似處理骨灰這樣的遺囑和想法雖然很少,但都會被尊重。工作中常常遇到類似感人的人和事,可以通過遺囑傳遞人性光輝,思考人生價值,所有這些保障家庭穩(wěn)定和親人幸福的意愿,都能在法律框架下得到支持。”
可以傳承家訓褒揚孝道
記者采訪了解到,南京公證處曾經對2015年1月至11月辦理的1187份遺囑公證進行信息采樣,形成分析匯總報告。報告顯示,60周歲至80周歲的遺囑人年齡占比53.58%,80周歲以上占比27.55%,兩部分合計占到81.13%,老齡人口辦理比重明顯。
隨著公眾對遺囑公證的法律地位更加了解,加之正常辦理費用僅350元一件,70歲以上老人還可享受減免公證費優(yōu)惠,遺囑公證近年來逐步呈現低齡化趨勢。據黃靜介紹,近年來旅游中交通事故受到大家關注,因此出現父母跨國探望留學在外子女或老人外出旅游前,來公證處辦理遺囑公證的案例。
報告顯示,立遺囑人為初婚的占比50%,喪偶的占比28%,再婚的占比12%,離婚的占比8%,未婚占比2%,說明婚姻關系對立遺囑人財產分配想法和設立遺囑安排有著明顯影響。而子女孝順、公平分配、傳統觀念對老年人決定財產分配有著重要影響,為了預防糾紛、預防意外訂立遺囑的占比達54%,一定程度上凸顯了遺囑公證的作用。
南京公證處副主任張朝暉認為,遺囑公證作為
公證法律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發(fā)揮預防家庭矛盾,傳承家訓褒揚孝道的作用,引導了社會文明進步。
據了解,江蘇省司法廳特別重視公證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在2017年2月推出的聚焦惠民15項舉措中,就包括減少公證證明材料、減免辦理公證費用、建立公證存管平臺3項具體舉措。進一步強化公證處主動調查取證,要求進一步完善數據共享機制,提高信息核實效率和擴大數據共享單位范圍,進一步減少老百姓辦證負擔。南京公證處等江蘇省內多家公證機構開設在線公證平臺,積極推進“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業(yè)務,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新、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
江蘇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負責人介紹說,江蘇還在全國率先推出老年人遺囑減免收費服務,規(guī)定江蘇省內居民首次辦理遺囑公證,年滿80周歲的免收公證費用,年滿70周歲的公證費用減半,進一步發(fā)揮遺囑公證對家庭和諧、社會穩(wěn)定、社會治理中的獨特作用。